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海会传奇专栏】白鹿洞传奇:朱熹读书又“吃”书

©原创 2019-10-12 10:19  阅读:349 

南宋淳熙年间,著名理学家朱熹时任南康知军。到任不久,即亲自勘察白鹿洞,发现这里一片荒芜,原有的房屋多已坍塌,没有坍塌的几间房子,也了无生气。他心里一震,庐山国学的文脉不能就此中断,周敦颐开创的理学传统必须继承。为了重新振兴白鹿洞书院,他一再奏请朝廷复兴书院。朱熹在《白鹿洞牒》中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清泉奇石,诚然是一个读书讲学的好地方。庐山一带,佛寺、道观数十上百,建了又毁,毁了又建,这些无关国计民生的宗教场所,都有重新鼎盛的机会,而白鹿洞这个独一无二的儒家胜地,事关国家大体,却一废不起,没有人再动念兴造,真是太可惜了。何况这里有宋太宗所赐的经书,作为地方长官,实在不应该让它荒废。”

朱熹想借助官府的力量重建白鹿洞书院,他给尚书省及礼部尚书提交申请,获得同意后,立即命令南康府学教授杨大法和星子县令王仲杰负责督建书院。书院修好后,朱熹又上书礼部,称如果朝廷让他担任洞主,那就是知遇之恩。朱熹不愧是理学集大成者,由他一手重建起来的白鹿洞书院自然是声誉鹤起,美名远播。

一时间,全国各地许多求知若渴的青年,纷纷投奔到白鹿书院来求学。

却说有一远道从福建而来,名叫黄干的学生,也慕名投奔到朱熹门下做学生。刚到之日,偏偏不巧朱熹外出讲学未归,为了及早拜见先生,一连几天,黄干竟和衣而睡,生怕朱熹回来,自己拜见先生的动作慢了。

黄干读书非常刻苦,常常禀烛夜读到深更半夜,白天也很少走动,几乎日夜都在拼命读书,真有点“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

可是,由于他读书劳累过度,整日里脑子昏沉沉的,所读过的书怎么也记不住,往往是记得上段又忘了下段,一篇文章很难连贯记下来,看来黄干的读书方法是有点问题。

黄干所做的一切,朱熹都看到了,心想这学生人很聪明,又肯吃苦,好好调教,将来一定是块好料。只是这死读书的方法不妥,我得帮帮他,使他步入正轨,让他轻车熟路地掌握读书技巧,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天,朱熹传话叫黄干到书房有事。黄干立即来到先生书房拜见。黄干一走进门,只见朱熹正在伏案读书,连书页的边都摸黑了,有的竟成了碎片。恰巧有一边页的破损碎片沾在手纸上,那手指又送到嘴边去沾口水,碎片恰好站在嘴唇上。

黄干见此情景,禁不住脱口而出:“先生,你怎么‘吃’书啊?”

朱熹并不知道自己嘴唇上沾着书页碎片,当他被进来的人惊动,从书中回过神来,风趣地说:“哈、哈、哈,好一个‘吃’书,在白鹿洞读书不仅要刻苦,而且学规第一条就是要‘吃’书。”

“吃书?先生,这书怎么个吃法呢?”黄干不解地问。

“要说吗,通常的‘吃’法有两种,前者是人的吃法,后者是牛的吃法。人吃呢,就是细嚼慢咽,要从中吃出滋味来。而牛吃呢,就是大嚼大咽,全都吞下去,然后反刍,慢慢嚼烂。读书也如同吃饭,要从容咀嚼,才能品尝到其中的滋味,得到舒心的享受,如果囫囵吞枣,岂不如同嚼蜡,有何收获?”朱熹说。

“那,学生自然采取人的吃法,慢慢品味书中滋味。”黄干立即说。

“不、不、不,光用人的吃法还完全不够,而‘人吃’和‘牛吃’都需要,只有人吃,则寡见少闻;只有牛吃,又博而不精。只有把两种方法都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求学的最好效果,实现博学高深的愿望。”朱熹连忙纠正说。

“先生言之在理,经先生点拨,学生茅塞顿开。看来我原先那种读‘死’书的方法得彻底改过来了。”黄干兴奋地说。

朱熹继续说道:“做学问之道,不光要吃得进,而且要吐得出,如果光进不出,岂不白白把学问闷在肚子里,这读了许多书,又有何用?‘学’,是为用所学,学以致用才能进入最高的境界。”

“那,先生的意思……用,是怎么个用法呢?”黄干疑惑地问。

“用么,就是写,读了书要写出来,写其实就是‘吐’,把你所学进去的东西,在脑子里思索整理成形,学问才会深透,然后通过你的笔写出来,才能检验出你所学的学问是不是真的消化了,吸收了,增长了见识。”朱熹谆谆教导说。

经朱熹如此一点拨,黄干受益不浅。自此,他便按照朱熹传授的读书方法,刻苦学习,突飞猛进,以至后来成了朱熹最心仪的学生之一。由于黄干的勤奋和好学,朱熹非常看中黄干,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干为妻。

庆元六年(1200)三月,朱熹的病巳经很重了,病危之际,朱熹将自己终生积累钻研写成的《礼书》底稿托付给黄干,并嘱托黄干要把“《礼书》补辑成之”。在遗嘱中写道:“吾道托在此,吾无憾矣!”朱熹逝世后,黄干为岳父守孝三年,可见其对朱熹十分孝道和忠心。     


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