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江西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0-02-25 10:53  阅读:243 

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江西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0年1月16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江西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前,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财经委员会)会同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对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形成了初步审查意见。财经委员会结合初步审查意见和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报告和计划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9年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财经委员会认为,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及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决议要求,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较好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实体经济困难较多,创新驱动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不少短板等。对此,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政策统筹和工作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二、2020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总体可行


  财经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20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导思想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建议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江西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做好2020年计划执行工作的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为推动计划任务完成,财经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稳投资抓项目,着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稳投资抓项目是保持江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坚持稳投资,就要在“上争、内激、外引”上下功夫,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紧紧抓住国家扩大专项债规模,降低部分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机遇,紧盯国家投资方向,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资金支持;注重激活省内社会资本,增强投资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投资意愿,盘活社会资本存量,充分激发省内投资活力;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中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招大引强,积极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坚持抓项目,就要继续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聚焦“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科学精准谋划储备一批强支撑促升级的产业项目、补短板强后劲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持“质量至上”,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狠抓项目落地率、投产率,严把项目建设安全、生态和质量关;以省政府正在推进的“五型”政府建设为主抓手,真正下功夫营造好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为项目建设添油助力。


  (二)强化创新驱动,推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创新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聚焦创新能力不足的突出短板,优化提升“一廊两区五城多点”创新区域体系,加快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发展格局。聚焦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VR、移动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聚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产学研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引领、产业创新平台为主干、各类创新平台优势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科技人才集聚发展,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振兴实体经济,夯实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基础


  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基础,是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根基。必须下足功夫稳企业、稳实体,推动我省实体经济实现振兴。下功夫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分领域分行业精准帮扶,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革成效,真正实现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群众“增利”。下功夫改善企业发展环境,聚焦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坚持刀刃向内,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紧盯企业反应强烈、部门协调存在困难的突出问题,打破利益束缚,找准问题解决路径,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下功夫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效,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扩大直接融资,改善间接融资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融资,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缩短融资链条,改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供需两端发力,持续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持续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以消费升级打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是江西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是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供给与需求两端同步发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要健全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引导企业加大对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力度,提升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质量,促进品牌消费、便民消费,大力培育消费新热点,加快夜间经济发展,壮大消费增长点。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和诚信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主体提供安全放心的吃穿用消费品,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激活城市和农村消费,强化政策配套和宣传引导,提振消费信心,稳定消费预期。


  (五)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是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认真对照中央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加大攻坚力度,集中力量加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全面排查短板弱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在脱贫攻坚新增资金、项目、举措上继续予以倾斜,加强返贫监测,防范返贫风险,确保脱贫高质量和成果可持续。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保卫好蓝天、碧水、净土,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加强“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大健康等生态产业,以价值转换释放生态红利。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全面防控与重点整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切实抓好金融、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企业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同时,要对标对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理清完成任务的难点、重点、着力点和突破点,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既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又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项民生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厚植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经济发展之源。坚定不移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各类人群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大力做好生猪保供稳价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坚定不移推进法治江西、平安江西建设,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公共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享体,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1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